精心守护“红夕阳” 重庆全面提升超800万老年人
时间:2025-11-06 09:47 作者:BET356官网在线登录

第一卫视-华龙新闻(记者 李舒)11月5日,重庆市民政局(市老龄办)就数字时代老年人权益保障、风险防范等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注。 2025年重庆市老龄活动典型发展案例暨老年人权益保障新闻发布会现场。第一眼卫视-华龙网记者李舒摄:老龄化呈现四大特征,白银红利蕴含发展潜力。发布会上,民政局副局长、市老龄办副主任徐松强介绍了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特点。到2024年底,全市常住人口3190.47万人; 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801.13万人,比2023年增加35.19万人,占25.1%占常住人口的1%,比全国水平高出3.11个百分点。重庆人口老龄化呈现四个显着特征。特别是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。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超过800万,老龄化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。衰老过程大大加速。重庆自1994年进入10%老龄化社会以来,用了24年时间达到20%的中度老龄化水平,而预计仅用12年时间就达到20%至30%的深度老龄化水平。衰老过程变得更加突出。城市人均寿命将不断提高,接近80岁。老年人口持续增加,长寿现象更加明显。老年人口结构“年轻化”。目前,重庆70岁以下“年轻”成年人占占全市近一半的老年人口。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,身体健康,财富储备相对充足,参与社会意愿强烈。它们是释放“银发红利”、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。成年人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参加活动。第一眼电视台华龙网记者李舒摄。老龄事业多重突破,养老质量全面提升。面对老龄化浪潮,重庆将积极老龄化、健康老龄化理念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,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保障养老服务体系。据统计,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66.7万人,其中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12万人,参保人员1512万人。养老保险1154万元。企业年金、就业年金、个人养老金账户稳步发展,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发展。 28.低保老人纳入3万人,贫困老人基本保障15.77万人,社会救助有针对性;每月有110万80岁以上老人领取补贴,17万多名残疾人享受“两补贴”。多重保障叠加,为老年人的生活形成一张坚实的“安全网”。此外,医疗保障实现“全覆盖”。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3133万人,老年人要实现全覆盖。保险;医疗资源不断优化。全市有老年医院10所,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近80%设有老年医学科室,176所医养结合机构提供床位5.2万张,老年人就医更加方便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成效惊人,覆盖人数超过806万人,受益人数达5.77万人。居家护理更“温暖”。全市试点建设养老院床位5000张,完成养老院修缮3.9万个。此外,每月对特需老人的探访也实现全覆盖,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专业服务。社区养老更“方便”。 34个区县中心、955个街道镇中心、2871个社区站点组成的服务网络,以及1695家老年食堂,年服务人口超过240万人,解决了“吃饭贫困”、“照护贫困”等痛点。机构照顾也强调“品质”。全市已建成命名养老机构1759个,床位23.57万张,其中老年床位14万余张。护理床。有494个公立和私立机构以及913个私立护理机构。农村养老补“短板”,设有52个残疾人照护机构、8000个互助点,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可靠的服务。从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康复的杨爷爷,与情感陪伴机器人“佩佩”下棋。市民政局供图:银色经济活力爆发,时代气息浓厚。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础上,重庆正在努力激活白银经济潜力,优化环境友好,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有品质。老产品供给不断升级。 8市企业16个产品入选国家推广目录,23个智慧养老产品通过首批示范目录认证。消费市场持续活跃,10类适老产品纳入行业补贴,补贴比例为15%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激活市场的同时,重庆加强监管,共处理涉及老年人投诉1548起,提起全国首例涉及老年人食品的诉讼,保障老年人消费。友好环境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 113个国家级城市老年示范社区、中心城区25条老年公交线路以及不断的老旧住区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,使这座城市成为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城市。权益保护加强。全市42家法律援助机构每年办理涉及老年人案件4700余起,并为老年人发放公交卡。 677万文化场所定期向老年人开放、免费茶点rge;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不断拓宽。全市98万余名老年志愿者活跃在各行各业,2157名银发人才利用业余时间,1万多个学校教学点惠及超过200万老年人,407万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。 “老有所为”、“老有所乐”已成为常态。在城市庄园的爱中休息的老人们沉入长凳。市民政局供图:齐心协力保障老年人权益,筑牢老年人坚强防线。针对当前涉及老年人的矛盾、纠纷、诈骗等问题,重庆市多部门通力合作,构建完善的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,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在他们的晚年。在机制建设方面,市老龄办牵头成立了票据工作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等多部门协调委员会。组织机制方面,在九龙坡等三区开展志愿养老试点,并开展多项宣传教育活动,增强老年人的预防意识。其中,民政部门完善养老服务市场监管制度,实行预付款“押金公证”、网上签订合同等制度,防范非法集资;法院强化司法职能,发布标准案例,完善老年人审判服务,便利老年人参与审判。检察机关重点关注公益诉讼等领域无污染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;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老年人犯罪,加大危险警示力度;司法行政深化“法律服务助老、关爱老人行动”,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.7万余件。多部门合作,为老年人权益保障筑起了一张“安全网”。从保障底线到提升质量,从盘活经济到保障权益,重庆以系统思维推动老龄事业发展,让超过800万银发老人共享发展成果,在“健康老龄化”道路上不断前行。主编:常汉晓发言时请遵守新闻发帖服务协议。